铝合金是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型材业,铝型材约占据行业总量的30%,为交通运输、机械制造、耐用消费品等领域提供了性能优越的原材料。采用铝合金材料加工出的型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非磁铁性和抗腐蚀能力,另外这类材料还易于成形和加工,并具有可回收性。铝合金型材的加工要经过成形加工、表面处理和装饰加工三个主要工序。下面,我们将对其过程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道:成形加工
铝合金型材的成形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挤压法,另一类是轧制法。
挤压法是国内企业应用zui为普遍的一种成形方法,其又包括正挤压、反挤压、正反向联合挤压等不同的分类。铝合金型材加工主要采用的是正挤压法。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是将铝合金锭放入端部开有莫孔的挤压筒中,加热之后,在挤压轴的巨大压力作用下,使铝合金由模孔中流出,从而得到与模孔尺寸形状均一致的挤压制品。具体的操作细节会因材料的品种、规格、供应状态、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及设备条件等不同因素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轧制法使用并不多,一般仅是在需要大批量,并且对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中、小规格棒材和断面形状简单的型材时,才会使用到这种方法。
第二道:表面阳极氧化处理
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是利用电解原理,将目标金属作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并进行通电。这样,阳极金属会置换电解液中的氢气,从而产生一层致密金属氧化膜的处理方法。而铝合金材料经过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后得到的人工氧化膜层比自然形成氧化膜要厚得多。
铝合金材料表面的氧化膜成分为三氧化二铝,这种物质本身是非常坚硬、致密的,但是在其结晶中存在着缺陷。将铝合金作为阳极,浸入酸溶液中,电解液会由氧化膜的缺陷中浸入膜内,对氧化膜进行局部溶解,并在型材表面形成大量小孔,使电流可以由此通过,氧化更深层的金属铝。这样,氧化就可以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因此,形成的氧化膜厚度大大超过了自然形成的氧化膜。
形成氧化膜以后,还要对电解液溶解造成的小孔进行“封孔”处理。“封孔”有高温水封闭、无机盐封闭和有机封闭三种方法。zui终得到的型材表面呈银白色,并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较强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而且,这层光滑、致密的膜层也为下一步的着色处理创造了理想的条件。
第三道:表面着色处理
想要获得各种鲜艳的色彩,就要对铝合金型材进行表面着色处理。经阳极氧化后的铝型材,可以着色,其方法有自然着色法、电解着色法、化学浸渍着色法和涂漆法等。生产中,使用zui多的是自然着色法和电解着色法。
自然着色法是与阳极氧化同时进行的,通过控制铝合金成分和电解液成分来实现着色。实际生产中,自然着色一般都采用有机酸作为电解液,并加入少量硫酸以调节PH。而电解着色法与电镀原理类似,就是将铝合金浸入单一金属盐或多种金属盐的水溶液中,进行二次电解。在电流作用下,金属阳离子渗入氧化膜的孔隙中,并沉积在孔底。光线在这些金属离子上发生漫反射,从而使氧化膜产生青铜色系、棕色系、灰色系以及红、青、蓝等色调。
无论是哪种着色方法,其发生的反应均为化学反应,过程主要通过人工来操作。
本文由浩克网络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