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六大隐患:
一、冷库管理的无序。我国目前缺乏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冷库管理工作。
二、无证上岗操作。许多地区目前未执行冷库制冷工持证上岗制度规定。尤其是县、乡、镇及农村冷库生产操作人员几乎均未持证,上岗前既没有接受相关培训,更缺乏应急处理及运转的日常教育。冷库制冷系统一旦发生漏氨事故,一线操作工人基本不知所措。
三、制冷系统老化或带病运转。据统计,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冷库目前约占全国冷库容量的一半,其库龄大都达30年以上。而不少企业未能按时足额提留冷库大修基金,导致不少冷库年久失修,整个冷库制冷系统氨制冷剂跑、冒、漏的现象严重。
四、氨制冷剂防护设备缺乏。如有氧呼吸器、个人防护服、防护手套及防护鞋、眼冲洗器及全身喷淋器等,不能做到事故抢险的及时和到位。
五、不少冷藏企业削减了冷库氨压缩机操作运行人员,中上层管理人员中制冷专业技术人才稀缺,在冷库制冷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不普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异常,整个制冷系统就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六、冷库工程设计、施工及安装市场混乱,无证设计、无证安装、无证施工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对冷库的隔热材料、制冷系统容器及管道的可靠性选用、结构性配置、科学性流程等形成大量隐蔽性故障,一些冷库制冷系统带有先天性的缺陷,无法保障。
肉类食品由于酶的分解、氧化和微生物生长繁殖而失去使用价值,通过冷冻可以钝化酶的分解、减缓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使肉类食品处于休眠状态,在产品生产数周甚至数月后仍保持原始质量消费。
肉类在-18℃以下即达到休眠状态,但-23℃以下的低温比-18℃的低温可成倍延长冷藏期,在-30℃下的冷藏期比在-18℃下冻藏期长一倍以上,其中猪肉明显。许多国家明确规定,冷冻食品、制成品和水产品必须在-18℃或更低的温度下运输。客户一船要求货物在运输期间温度保持在-18℃以下。
制冷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但绝大多数为物理方法。目前人工制冷的方法主要有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和半导体制冷三种。
1.相变制冷 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如冰融化时要吸取80 kcal/kg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气化时要吸取327kcal/kg的气化潜热;干冰在1标准大气压下升华要吸取137kcal/kg的热量,其升华温度为-78.9℃。目前干冰制冷常被用在人工降雨和医疗上。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利用气体通过节流阀或膨胀机绝热膨胀时,对外输出膨胀功,同时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3.半导体制冷 珀尔帖效应告诉我们: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接上一个直流电源时,则一个接合点变冷,另一个接合点变热。但是纯金属的珀尔帖效应很弱,且热量通过导线对冷热端有相互干扰,而用两种半导体(N型和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互干扰。因此,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地。目前温差电制冷只用在小型制冷器中,如电子计算机恒温冷却、精密测量仪器的冷源及精密机床的油箱冷却器等等,都是温差电制冷。
按库容大小分类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一般资料上讲的商业大、中型库,库容都偏大。根据目前我国产地冷库都比较小的特点以及群众的习惯称谓,可以把库容1000吨以上的库称为大型库,1000吨以下、100吨以上的库称为中型库,100吨以下的库称为小型库。产地乡村适于建10吨~100吨的小型冷库。